|
![](images/academic.gif)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文摘 |
带有纪念性质的近代银币 |
|
无名王评级 发表时间:2009/9/12 7:23:45 作者/来源: |
带有纪念性质的近代银币 清代末期,清廷出于赏赐有功臣民和外交礼仪上的需要,曾由中央或地方的铸币厂铸造一些奖牌奖章。民国期间为了对一些事件或人物的纪念,也铸造了一些纪念章。这些奖牌、奖章和纪念章,常被人当作钱币收藏。其实,这是对钱币概念的模糊理解。纪念币和纪念章都带有纪念意义的,但最大的区别在于纪念币都是有面值的,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的,而纪念章是没有面值的,只能作为收藏而不能作为货币流通的。我国真正意义上带有纪念性质的近代银币的铸行是在民国初年开始的,随着孙中山、黎元洪、袁世凯等一些人物的纪念币的铸行,随后又出现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纪念币。组成了近代纪念银币的系列。 (l)、孙像民国开国纪念币 开国纪念是民国元年(1912年)国民政府的铸币,由南京造币厂铸造,这套币共有壹圆和贰角两种币值。壹圆币正面中央是孙中山先生侧面像,外围上下分别有“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左右分列花饰;背面中央为“壹圆”,并有嘉禾图案,外围上下分别为英文“中华民国”、“壹圆”,左右下方分列五角星,俗称“下五角星”币。贰角币正面交叉铁血十八星族和五色旗,外围上下为“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左右分列花饰;背面中央为孙中山先生侧面头像,外围环绕某英文“中华民国诞生纪念”,左右分列梅花星。 以上开国纪念币的版别称为“民国元年版”,这套币开铸不久,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继续任大总统,这套币就停铸了。因为时间较短,铸量不多,因此这套版别的纪念币存世较少。 民国十六年(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后,南京、天津、浙江、四川等造币厂新铸造孙像开国纪念币,图案与“民国元年版”一样,但背面却有差别,背面外围英文“中华民国诞生纪念”,左右分列的五角星位置变了,有的改为六角星。天津造币厂铸造的开国纪念币左右分列的五角星在左右上方,俗称“上五角星”。其他造币厂铸开国纪念币都把五角星变成六角星。除了文字和五角星改变外,币的直径也有差别,元年版直径为39毫米,其他币的直径皆在38毫米左右。根据花饰和嘉禾的一些细微变化,还可以分一些版别。另外各地造币厂所铸的币还出现一些英文错版币。 孙像开国纪念币除了“元年版”和天津版存世较少外,其他版别的开国纪念币铸量较多,民间俗称“孙小头”。 (2)、十六年造孙中山陵纪念币 孙中山陵园纪念币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的铸币,由南京造币厂开铸。币正面是孙中山先生头像,上方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字样;背镌南京中山陵景观,中间直书“壹圆”,下方为“十六年造”字样。此币铸造精美,孙中山正面头像逼真,中山陵显得庄严肃穆,币文有棱有角苍劲流畅。该币是为纪念孙中山陵园落成而铸的纪念币,据传铸量很少,仅供馈赠护送委员会的相关人员。 (3)、袁世凯像开国纪念币 袁像开国纪念币是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后不久铸造的,由南京造币厂试铸。仅壹圆一种面额。纪念币正面中央镌袁世凯头像,外围上方为“中华民国”,下方为“开国纪念币”。左右分列花饰;背面中央为“壹圆”和嘉禾图案,外围环绕英文“中华民国壹元”。此币铸工细腻,眼珠活灵活现,头发胡须纹丝可见。该币没正式发行。 (4)、黎元洪像开国纪念币 黎像开国纪念币是民国元年(1912年)黎元洪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副总统后,由武昌造币厂铸造的。此币仅铸壹圆一种面额。币正面中央镌黎元洪像,外围上方为“中华民国”楷书,下方为“开国纪念币”楷书,左右分列花饰;背面图案与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元年版”一样,只是“元年版”“壹圆”书体是隶书,而黎像开国纪念币为楷书。黎像开国纪念币有两种版别,一种是戴帽的,一种是免冠的,另外戴帽的版别中又有错版币,即将英文“OF”误为“OE”。现存世的戴帽币与免冠币少。错版币又更少。 (5)、民国期间福建省铸纪念币 民国期间,福建省铸造了很多具有纪念意义的辅币,福建省没有铸壹元主币,都是铸贰角、壹角面额的小银毫。粗略统计,带有纪念性的银币有12种之多。其中有 1911年响应和纪念辛亥革命,福建都督府铸造的中华元宝中心闽,背带十八星的纪念币;1912年铸造的中华元宝民国纪念币;1927年福建漳州造币厂铸造的革命军东路总指挥入闽纪念币;1927年福建省铸造的革命军北伐胜利纪念币;孙总理纪念币,以及1928年至1933年间铸造的两种面值三个年份的黄花冈纪念币。 福建省铸造的纪念银币数量多、体裁广泛、寓意深远、构思奇特,如福建都督府铸造的中华元宝,背面用十八颗星构成一个网络,寓意其时全国十八个省响应辛亥革命。革命军北伐胜利纪念币币面中央镌斧头、镰刀、步枪、算盘、书本等图案,寓工农商学兵团结革命之意,达到政治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