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在未建造币厂之前,云南地区用于流通的货币,主要来自法国殖民地安南(今越南)的“印度支那坐洋”以及“湖北龙洋”,还有大量流入的“印度卢比”。为了抵制“印度卢比”,云南也曾试铸“云南卢比”的银币,但未正式流通。光绪31年,云南省为筹建造币分厂做准备工作。后经过清政府准许后,光绪32年开始建厂房并购置机器。至光绪32年2月竣工,之后铸造了“光绪元宝”银币,俗称“老云南”。光绪34年,又铸造了新版的“光绪元宝”,俗称“新云南”。宣统二年和宣统三年,又铸造了一套“宣统元宝”。辛亥革命后,云南造币厂收归省办,并铸有“唐继尧像纪念银币”。1932年,云南造币厂又铸有“双旗银币”。1949年,国民党政府统治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不稳定,加之国民党违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