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年(乾隆57年),清朝大将军福安康率军平定了藏尼战事,为避免铸币纷争,维护国家主权,福安康向清廷奏请在西藏自铸钱币,因呈送样币未能“同轨同文”,未获批准,改由清廷发来的汉藏两替体文“乾隆宝藏”样钱,于1793年(乾隆58年)正式铸行。
    嘉庆宝藏银币铸造于嘉庆元年至九年(公元1796—1804年),其后有十几年未铸造,嘉庆二十四年和二十五年又有铸造。元年铸品均为大版,二至六年铸品均为罕品。八年以后的铸品非出自汉族工匠之手,其币上汉字系模仿,故错误较多,铸造工艺也欠精良。
    道光宝藏银币铸造于道光元年至四年,另外道光15年和16年也有铸造,但铸量非常稀少。其后咸丰、光绪年间未再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