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22年(1896年),由广东钱局为浙江代铸银辅币。该币共有两种,分别为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和库平七分二厘。光绪25年(1899年),当时的浙江巡抚廖寿丰在清政府准许自铸银元后,就向外国购置造币机器,聘请外国技师。之后不久就铸造了两套五种面值的银币,该币文是采用了北魏书体,币面的宝字作“尔宝”。另外还有一套由英国伯明翰造币厂的试铸品,该币的的币面上的宝字作“缶宝”所铸造的数量极少。辛亥革命后,浙江造币厂停铸。至到1920年才开设造币分厂,不久后又归中央管理。1924年,浙江省铸造了贰毫和壹毫银币,目的是为了抵制当时大量流入浙江的劣质银毫,而贰豪有两种版本,分别是浙江省设计的和仿广东贰豪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