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26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将马来半岛西海岸的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三地组成“海峡殖民地”。华侨称“三府州”,归英属印度政府统治。英属海峡殖民地,自爱德华七世(1841—1910年,1901—1910年在位)起,开始铸造一元银元。爱德华七世头像海峡殖民地银元,有大样和小样两种相同面值。大样铸造于1903、1904年;小样铸造于1907—1909年。大样和小样同为壹圆面值,但大小重量不同,由于1905年世界银价暴涨,若持续铸造大样,非但无利可图,反要亏本,故从1907年起改铸小样,减重25%。大样、小样一元银元铸数之比为100:45(3537.5万枚:1600.8万枚).小样银元因为个小量轻,不受中国市场欢迎,所以国内少见.
|